什麼是侵入性想法? 專家對一個經常被誤解的心理健康術語進行了權衡

[ad_1]

訂閱 CNN 的壓力,但更少時事通訊。 我們的六部分正念指南將告知並激勵您減輕壓力,同時學習如何利用它

您是否曾經與伴侶一起徒步旅行時突然想像將他們推下懸崖? 或者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您無法擺脫自己的車在不知不覺中撞到某人的感覺? 如果你喜歡同事的古龍水,卻擔心它一定代表你不愛你的丈夫,那又怎麼樣?

紐約州精神科醫生、即將出版的《實用樂觀主義:藝術、科學和智慧》一書的作者蘇·瓦爾馬博士說,這些都是侵入性想法,是「重複的、不需要的想法,似乎不知從何而來”。實踐非凡的幸福感。”

專家表示,侵入性想法可以是任何事情,但通常內容是暴力的、性不當的、令人不安的或與人的價值觀或性格相反的,導致經歷這些想法的人極度焦慮、厭惡或痛苦。

華盛頓特區國家焦慮和強迫症治療中心的臨床主任 Stephanie Woodrow)表示,無論內容的性質如何,其目標往往是人們最關心的事情。

專家表示,大多數人都有侵入性想法,但對許多人來說,這些想法偶爾會出現,最糟的情況是造成不便。 伍德羅說,對於患有精神健康障礙的人來說,這種情況可能更為嚴重——這些人更有可能相信這種想法是真實的或相關的。

專家表示,侵入性思考常見於患有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飲食失調、焦慮或憂鬱症的人。

瓦爾馬說,專家們不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想法,只是在壓力大的時候,由於需要確定性或對環境的控制,這些想法會更常出現。

但有一些治療方法可以提供幫助。

侵入性想法可能是暴力的

除了撞倒別人或將伴侶推下懸崖外,其他暴力侵入性想法還包括想要傷害剛出生的嬰兒或想像自己失去控制並用菜刀刺傷自己。

喜歡孩子的人可能會想他們是否是戀童癖。 「這可能是看到一個孩子然後說,『哦,她真的很可愛。 等等,我覺得她很可愛,還是我被她吸引了?」伍德羅說。

還有亂倫的侵入性想法。 「你和你的祖母一起出去玩,你會想,『如果我和祖母發生性關係怎麼辦?』」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心理學教授喬恩·阿布拉莫維茨說。

具有強烈道德指南針的人可能會對不知不覺歧視他人產生極端想法,例如他們是否在工作電子郵件中使用種族歧視。

其他人可能擔心他們手上的東西會讓他們和其他人生病。

應對侵入性想法的不健康方式

專家表示,令人不安的侵入性想法可能會導致強烈的羞恥、尷尬、內疚、抑鬱以及對一個人的性格或他們可能做的事情的焦慮或恐懼。 伍德羅說,為了平息這種焦慮並避免傷害他人,有些人可能會採取稱為強迫的身體或精神行為。

「他們教導自己的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痛苦,強迫行為是必要的,這就造成了強迫症循環,」她補充道。

例如,有肇事逃逸侵入性想法的人可能會得出結論,他們不應該開車,或者他們會反覆繞著街區轉,以確保他們沒有傷害任何人。 亂倫的侵入性想法可能意味著某人不再拜訪家人。 人們可能會花費大量時間從他人或網路上尋求保證,以確保他們的想法有效或無效。

關於污染的侵入性想法可能會導致人們不斷地洗手,直到雙手變得粗糙。

瓦爾馬說,這種對日常生活的干擾是侵入性思想從正常的煩惱轉變為人們應該尋求專業幫助的事情的臨界點。

打破侵入性想法的循環

專家表示,完全消除侵入性想法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們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正常的。 但有一些治療方法可以讓你和思想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並減輕它們的強度和頻率。

阿布拉莫維茨說,最好和研究最多的治療形式是暴露和反應預防療法,這是一種認知行為療法。 它幫助人們逐漸將他們暴露在他們害怕的環境中,並鼓勵他們做出比他們所依賴的任何強迫行為更健康的反應,從而幫助他們了解他們的想法並不危險。

「他們學會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的想法,與自己的想法建立一種新的關係,」阿布拉莫維茨說。 “如果你願意的話,你正在看著它,而不是從它那裡看。”

認知行為療法可以發揮作用,但「它們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有時面對恐懼是不愉快的,」他補充道。 “但是當我們能夠幫助人們成功做到這一點時,他們往往會受益匪淺。”

瓦爾馬說,如果單獨治療不起作用,你也應該考慮嘗試藥物。

瓦爾馬說,除了治療(可能還有藥物治療)之外,充足的運動和睡眠以及限制加工食品、酒精和其他物質的攝入也可以為一些人帶來進一步的好處。 她補充說,對於那些有輕微侵入性想法的人來說,運動有時甚至可以作為一種短暫的健康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讓他們遠離沉思。

然而,專家強烈警告說,生活習慣並不能取代專業協助。

阿布拉莫維茨說,試圖抵製或分析侵入性想法並沒有真正的幫助,因為很多時候這只會讓人更著迷。

如果你正在與侵入性想法作鬥爭,請記住你不是你的想法,你也不是一個危險的人。

伍德羅說:“如果有人對自己所愛的人有一種暴力的侵入性想法,那是因為他們非常關心自己所愛的人,這太令人痛苦了。” 「然而,這個人永遠不會採取行動,因為這不是他們的本性。 這是自我失調的——這與他們的真實身份相反。”

如欲了解更多 CNN 新聞和時事通訊,請在 CNN.com 建立帳戶

[ad_2]